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29章 第一师范

第129章 第一师范

下午四点多钟,四个人坐地铁到官渡站,出站后又走了五六百米,就走到位于妙高峰下的第一师范--长沙城南书院原址。

城南书院西临湘江,与岳麓山隔江相望,风景优美,黉舍壮观。

书院前身为南宋时期张栻创办的城南书院,有着“千年学府,百年师范”的美誉。

南宋年间,儒学名臣张栻随父张浚迁居潭州(今长沙),常到长沙城南的妙高峰下游玩览胜,此处景色宜人,与岳麓山隔岸相望,遂有创立书院之心。

此后开凿亭沼,修建精舍,经过几年时间的筹备,绍兴三十一年(1161),创城南书院于妙高峰下。张浚书“城南书院”额。

大门里面是一座白色廊柱灰色墙面的二层建筑。

正对大门的中间位置是一个巨大三角形的屋顶门楣,上面写着“第一师范”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,门楣中间插着一杆五星红旗。

“这里,这里,幺弟,给我和你姐姐照张相。”

张大小姐拉着女孩站在学校门口照了一张相。

嗯,无图无真相,立此存照,咱也是到过第一师范的人了。

四个人跟着旅游的人进到校园里面。

只见校园里面的教室,会堂,也都是这种灰白色的二层欧式建筑。

欧式建筑,本能地将它从传统文化中剥离出来。

整个校园走廊迂回,连接一个个美丽的庭院,庄重典雅,古朴舒适。

充满宁静别致之美,是一所集东方文化内涵与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落。

现在是春节期间,过来旅游参观的人很多,看来人们对于这个红色圣地还是充满了向往。

这里的纪念馆下午五点钟下班,现在是四点半,他们赶到的时间刚好。

他们跟随着游人参观了礼堂、八班教室、水井、自习室、阅报室、君子亭等景点。

校园里的14个红色纪念点,记载着无数个红色历史故事。

让几个人恍如走进了100多年前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。

毛泽东当年读书的桌子、睡过的床铺、用过的阅览室、搞过活动的大礼堂,甚至进行冷水浴的水井,在陈列布局的细节上处理得恰到好处。

1913年至1922年,毛泽东在此求学、执教,并从事早期革命活动。

修学储能,是这位有志青年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